便血,这一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危机的症状,值得我们高度警惕,出现便血预示着身体可以出现了问题,具体详情一起来看看详情!
出现便血要警惕这些疾病:
1.痔疮是引起便血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。当出现便秘、久坐、长期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等情况时,容易引发痔疮。便血通常为鲜红色,在排便后点滴而下,或呈喷射状出血。一般还伴有肛门疼痛、瘙痒等不适。若不及时治疗,痔疮可能会逐渐加重,影响生活质量。
2.肛裂也会导致便血。多因大便干结、排便用力过猛,使肛门皮肤破裂。其便血特点同样为鲜红色,且伴有剧烈的肛门疼痛,尤其是在排便时和排便后。
3.肠道炎症性疾病不可忽视。例如溃疡性结肠炎,便血往往为黏液脓血便,同时可能伴有腹痛、腹泻、发热等症状。克罗恩病也可能出现便血,伴有腹痛、体重下降、营养不良等表现。
4.肠道息肉也是便血的潜在病因之一。息肉较大或表面破溃时,可引起便血,一般出血量较少,常为间歇性出血。
5.更为严重的是,便血可能是肠道肿瘤的信号。结肠癌、直肠癌等恶性肿瘤,早期可能仅有少量便血,容易被忽视。随着病情进展,便血会逐渐加重,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、大便形状变细、腹痛、腹胀、消瘦等症状。
黔东南恒生医生表示:一旦出现便血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详细的检查,如肛门指检、肠镜等,以便明确病因,早期诊断和治疗,切勿掉以轻心。